重点关注|中共包头市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3-01-09 编辑:admin

中共包头市委员会

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创新、

三个实现”重要指示的实施意见

(2022年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包头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五次全体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通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2009年视察包头时作出的“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引领包头发展、推进包头各项工作,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书写好“包头答卷”,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切体悟、坚定笃行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2009年8月23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亲临包头视察,要求我们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步伐,大力提升优势产业技术水平、竞争能力和规模效益,不断增强产业接续能力和工业发展后劲;要下大功夫调整优化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要在统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和谐,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一个创新、三个实现”是习近平总书记站位全国大局,着眼全球大势,立足包头实际,为我们精准把脉、科学定向、系统谋划的大战略,与党的二十大精神高度契合,与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内在一致,是新时代新征程包头走好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根本所在。“加大创新力度”,告诉我们发展动力从哪里来,核心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告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核心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告诉我们发展为了谁,核心是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和谐”,告诉我们如何实现永续发展,核心是推动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一个创新、三个实现”凝聚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包头这座光荣城市的亲切关怀和期望重托,学习领会得越深刻,就越能指导我们找准包头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就越能看清包头未来的光明前景。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作为长期重大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系统把握,融会贯通,一体落实,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开展有形有感有效的宣传宣讲,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懂弄通、学深悟透,入脑入心、见行见效,真正把总书记的深切关怀转化为奋进力量,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自觉行动,把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美好现实,不断开创新时代新征程包头各项事业新局面。

二、把握目标任务,以“一个创新、三个实现”指引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跨越、争先进位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要以“一个创新、三个实现”为重要遵循,以回到历史最高水平、重振包头雄风为目标,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基本战略,以培育新增量新动能为关键抓手,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书写好“包头答卷”。

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综合发展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0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万亿元;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力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以上,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打造“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绿色硅都”取得标志性成果,稀土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硅产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成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全区前列,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创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到2030年,全市综合发展实力实现大跨越,城市经济总量全国排名大幅前移;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成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极大提升,更加有效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更加优良。

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必须找准工作路径:

——要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依靠科技创新作为包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把谋创新、抓创新作为长期战略任务,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以创新为关键引擎塑造城市发展新动能,加快推动城市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要坚定不移加快培育新增量。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用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衡量检验招商引资是不是抓实了,用新增规上企业衡量检验项目建设是不是抓成了,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不断做大总量、做强存量、做优增量。

——要坚定不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打造“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绿色硅都”两大旗帜型产业集群,做实做优做强传统产业,力促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要坚定不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把美丽包头建设得更加诗情画意,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每个人都能够呼吸清新的空气、沐浴和煦的阳光、享受最好的生态福利。

——要坚定不移坚持发展为民、发展惠民。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市民为本,带着感情、责任和追求办好民生好事实事,努力解决好老百姓关心关切的就业、就学、就医、社保、住房和“一老一小”等问题,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坚定不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倍加呵护好民族团结这个全市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局,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任务,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以党建引领忠诚践行“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必须把握以下工作原则:

——必须活学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理解把握“两个结合”和“六个坚持”,自觉运用这一理论去认识分析解决推进包头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真正找到过河的“船”和“桥”,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

——必须胸怀全局谋发展。立足“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自觉把包头置于全国发展大局和民族复兴伟业中去认识和定位,把发挥比较优势与更好承担国家使命、服务国家战略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彰显包头这座光荣城市应有的使命担当,以一地一域精彩为全局全域添彩,真正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必须转型重构求突破。准确把握包头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阶段性特征,锚定重回历史最高水平、重振包头雄风的总目标,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更加注重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在处于成熟期而衰退期远未到来之前,就要努力跳过衰退期,直接进入再生期,让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

——必须整体协同重实效。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强化协同高效,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好当前和长远、整体和局部、全面和重点等重大关系,多办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唯干唯实唯先,善谋善作善成,以实践标准检验工作成效。

——必须攻坚克难勇担当。大力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增强斗争精神,传承奋斗基因,“爱包头、作贡献”,攻坚克难、顽强拼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敢于战天斗地的劲头去拼、去闯、去奋斗,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重现火红年代,重振包头雄风。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企业开展“引进一个专家团队、建立一个研发机构、选投一个战新产业、开发一组新产品”活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培育科技型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梯队。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500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建立向工业企业派驻“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力量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逐一进行“科技体检”,帮助企业找准在研发创新中的症结和短板,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建立政府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和绩效激励机制,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0%。政企双向发力,推动优势科技资源和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用好税收优惠、财政奖补等政策,打通研发、转化、推广全过程中的堵点,让企业在创新中唱主角、挑大梁。

(二)强化创新成果转化。全力争创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创建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接重大科技专项,谋划布局硅基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等产业发展急需的重大创新平台,培育引进通威半导体材料研究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到2025年培育认定高能级创新平台300家以上。聚焦把科技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推动稀土高新区建设自治区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鼓励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黄河“几”字弯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建立全要素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重点在新能源、稀土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到2025年建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平台15个以上。

(三)强化创新人才支撑。健全党管人才工作体系和推进机制,发挥内蒙古人才发展集团作用,建强高新人才服务中心,建设包头人才科创园,构建“五位一体”人才工作新格局建立紧缺人才清单制度,实施高端人才柔性引进计划,开展“领军人才包头行”活动,推行“候鸟式”聘任、“飞地式”引才等模式,精准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用好本地高校,加强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持续扩大“订单班”、“工匠班”、“冠名班”规模,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北方稀土等企业建设高水平人才创新平台。到2025年,全市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1.5万人以上,引进领军人才团队60个以上,培育中青年科技人才2万人以上,新增专技人才3万人、高技能人才1.5万人。

(四)强化创新生态培育。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多元化科技投入方式,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健全以创新能力、质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机制,打造让科技研发人员称道满意的科技创新生态,防止和减少人才流失。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筹建中国(包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深入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全面推进科普工作,营造崇尚科技、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

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一)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全面落实稳经济政策措施,提振市场信心,稳住经济基本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7%以上。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深入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发挥投资关键作用,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每年新开工投资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200个以上、新增规上(限上)企业200家以上。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强基础、补短板、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组织实施包西高铁(包鄂段)、包银高铁(包头段)、210国道白云鄂博至固阳段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实施消费扩容提质计划,提升餐饮、汽车零售等传统消费品质,壮大文化旅游、养老育幼、医疗健康、教育服务、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等服务消费规模,培育新零售、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增长点,推动消费稳步恢复提升。

(二)加快培育新增量。坚持“两新”导向,聚焦“新增”、“抓实”、“干成”抓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强化产城融合,引进更多符合现代产业发展方向、契合包头资源禀赋、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大项目好项目,打牢增量基础。每年新引进落地投资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200个以上,引进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5%以上。持续擦亮“包你满意”营商环境品牌,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政商恳谈机制,开展“包头市创新发展奖”评选和涉企政策“刚性兑现”行动,大力亲商安商敬商,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在感到“包你满意”的同时更感到“包你放心”,让包头成为国资敢干、民资敢闯、外资敢投的发展高地。

(三)打造旗帜型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世界稀土之都”,加强稀土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北方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建成全国最大、最先进、最环保的稀土冶炼生产线。大力发展稀土永磁、储氢、抛光、发光、催化材料、稀土合金及“稀土+”产业,加快推进稀土功能材料基地和稀土应用基地建设,高标准办好稀土国际论坛,把包头稀交所打造成为稀土产业的“定价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建成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稀土磁性材料及深加工产品生产和销售基地。到2025年,稀土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稀土原料就地加工转化率稳定在80%以上,包头稀交所交易额达到500亿元。着力打造“世界绿色硅都”,紧抓蒙西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及周边市场需求机遇,以通威、大全、新特、协鑫、晶澳、弘元等头部企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光伏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同时加快培育以电子硅为重点的半导体产业集群,形成半导体芯片“设计—封装测试—产品应用”的生态产业链,发展壮大有机硅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下游产品及关联产业,到2025年全市硅产业产值达到7000亿元以上。

(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聚焦“有中生新”,加大工业技改投资力度,推动包钢、包铝、一机、北重等重点企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推动钢铁、有色、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到2025年,打造20个以上数字化车间、黑灯工厂和绿色工厂,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5个以上。聚焦“无中生有”,充分开掘产业发展潜力,加快推动战新产业集群做大成势,到2025年,陆上风电装备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成全国最大陆上风电装备基地;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重卡整车及零部件配套基地;碳纤维及高分子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碳纤维及高分子新材料生产基地;制氢储能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市营业收入超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到100家,超十亿元的骨干企业达到30家以上,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物流、研发设计、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人力资源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同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农牧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打造千亿产值的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方位确保粮食安全,到202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05万亩左右,产量稳定在25亿斤左右;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分别达到200万亩以上和85万亩。推进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推广现代化设施养殖技术,抓好奶业振兴和肉牛肉羊高产创建行动,到2025年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2万亩以上,设施畜牧业养殖比重达到80%。积极挖掘特色优质农畜产品,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同步发展配套产业、关联产业,到2025年全市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到2025年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70家,农(牧)企利益联结机制比例和紧密型比例分别达到96%和88%以上,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开展农牧民党员致富带头人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高素质农牧民培育、乡村振兴青春建功和巾帼行动,建强乡村组织,创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吸引各类人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

(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市属国企改革,厘清政企边界,优化资源配置,理顺体制机制,打造专业队伍,处理好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推动市属国企变成真正创造价值、提供增量的经营主体,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全面落实国企民企平等对待要求,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深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和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启动实施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新增上市企业10家左右,推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积极转变新能源开发方式,鼓励支持市属国有企业、村集体以多种形式入股参与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推动满都拉口岸跨境铁路2023年开工建设并力争实现建成通车,推动满都拉口岸与航空口岸、保税物流中心联动发展,力争到2025年,满都拉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过1500万吨,年均增长75%。持续推进中国(内蒙古)自由贸易试验区包头片区建设,积极申建包头综合保税区。主动服务和融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建设,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承接先进产业转移,打造内联华北西北、外联蒙俄欧洲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内大循环,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取得积极进展。到2025年,全市进出口贸易额达到45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五、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一)多元化促进就业增收。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抓好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未来3年实现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实施“创业包头”行动,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培育多元化多层次就业需求。到2025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1万人。多措并举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落实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总量始终保持全区前列。

(二)多层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及时发现并帮扶受结构性物价上涨影响的困难群众。深化“一老一小”融合发展试点城市建设,2025年全市养老机构和场所达到800个以上,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托幼一体化服务形成特色品牌。坚持“房住不炒”,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深化房屋产权集中治理。

(三)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占比分别达到95%、55%以上。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稳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坚持高中阶段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推动高中教育分类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职业教育“双高”、“双优”建设,深入推进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市建设,建立完善专业设置随产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自治区级特色品牌专业。引导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强化学生心理关怀和校园安全管理,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

(四)推进健康包头建设。健全全生命周期人口服务体系,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服务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医防协同、医防结合,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发展壮大基层医疗卫生队伍,2025年我市医疗服务保障管理综合水平达到同类地区先进。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扎实推动“鹿城保”一站式结算服务落地。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

(五)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到2025年,全市文明校园创建参与率达到100%,文明社区(小区)创建普遍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参与率显著提高。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实施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加强红色文物资源保护性修缮,打造具有包头特色的爱国主义基地和历史文化街区,让文物“活起来”,把人气“聚起来”。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打造更多富有地域特点的文化艺术精品,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全力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六)推动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坚持“三生”统筹,完善城市更新政策、机制和标准,精准实施城市有机更新,争取国家第二批城市更新试点。解决“半拉子”工程和闲置土地,推进老旧小区和老旧燃气、供热管网改造,推动条件成熟社区创建国家完整社区试点,申报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全面打通“断头路”,加快建设110国道快速化改造和赛汗路北延至G6高速工程,推进智能停车场建设,提升城市出行效率。推动城市积水点改造,加快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工程建设,申建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推动特色片区增品位、提品质,打造城市个性特色风貌,持续优化城市服务功能和公共空间。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坚决不搞举债建设带不来效益还要花大钱运维的“中看不中用”工程,坚决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党委政府统筹协调、各部门协同合作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构建大城管工作体系,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改进城市管理和服务方式,让市民感到城市人性化管理无处不在、有形有感。深化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提升环卫市场化水平,实施物业管理提升三年行动,加强城市风险防控,持续开展城市体检。以产业思维和市场理念赋能城市经济,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人,打造一批既“叫好”又“叫座”的旅游产品,加快发展文创旅游、会议会展等人口吸附力更强、现代高端感更强、科技创新性更强、单位贡献率更高的城市经济业态,做大做强既服务本地又能吸引外地人气商气、提升城市影响力辐射力的城市经济。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快速集聚更多人口,以热情拥抱和贴心服务让来包工作的新市民感受到包头温度。力争3—5年城市人口规模达到300万人以上。

(七)坚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历史和包头城市发展光荣历程宣传教育,建立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和宣传教育体系,打造“黄河文化示范带”、“现代化示范带”、“红色文化示范带”、“守边固边兴边示范带”4个民族团结创建示范带,培塑更多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八)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落实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任务,坚决抓好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等各项任务落实。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完善双拥工作机制,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积极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健全现代应急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到2025年实现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依法妥善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包头,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六、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和谐

(一)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抓好中央和自治区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加强大气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工业污染源深度治理,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2025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5%,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深入推进城市水生态综合治理,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提高中水利用效率,强化工业废水、农业退水、城乡污水治理,2025年全市地下水超采(超载)区实现采补平衡,地表水达到或好于Ш类水体比率达到87%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3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2,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0%以上,形成保障高质量发展用水需求的“包头模式”。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有效管控农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不小于98%。突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治理污染源,高质量建设“无废城市”。

(二)统筹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打造全域生态安全格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5年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加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大青山南北麓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河湖长制,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位置,加强湿地保护,守住湿地生态安全,高质量建设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严格落实林长制,把保护草原、森林作为首要任务,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加快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天然林保护和人造林建设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持续提升草原森林资源质量。到202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9.3%,草原植被盖度达到38%,湿地面积稳定在86.7万亩,水土保持率提高到44.5%。

(三)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健全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加快建设2个零碳、4个低碳园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严格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特别是煤炭消费增长。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能源产供储销体系,提速推进“源网荷储”和“风光氢储”一体化建设,打造4个50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基地,建成山北新能源向城区直供的4条外送通道,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积极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强能耗强度下降约束性指标管理,到2025年全市能耗双控管理制度健全完善,重点行业产品单耗力争达到国家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实施林草碳汇能力巩固提升项目1340万亩,建设全国林草碳汇综合试验区。

(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抓实待批项目、闲置土地、沉淀资金、“半拉子”工程、开发区建设“五个大起底”行动,盘活存量资产,提升发展质效。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强化刚性制度约束,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提高水、土地、矿产等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开源、节水、挖潜、再利用等方式,全面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强化经营土地理念,深化土地综合整治,创新园区用地模式,推行“区域评估+标准地”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综合效益。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进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七、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保障,不折不扣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落细落实落到位

(一)着力加强党的领导。把忠诚践行“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作为对各级党组织政治能力的重要检验,将推进落实情况纳入党委(党组)会议定期研究调度,纳入巡察、检查、督查的重要内容,每年开展综合评估通报,健全完善工作闭环,推动各方面层层压实、层层落实政治责任,确保总书记指示的坚决办、马上办、办到位。

(二)全面提升落实能力。将学习贯彻“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次教学课程,纳入党员干部培训轮训内容,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从政治高度把握重大意义,从理论深度把握思想精髓,从时代维度把握实践要求,持续加强对各领域业务知识的学习研究,不断提高抓好贯彻落实的能力和水平。

(三)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聚焦贯彻落实“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全面推行“有解思维”工作法,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敢于正视问题,敢于向“短板”叫板,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痛点,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以改革思维破解难题、服务发展、推动工作,依靠顽强斗争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在包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凝聚团结奋斗力量。常态化开展“爱包头、作贡献”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全市干部群众把全部精力集中到贯彻落实“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上来,大力弘扬海纳百川、开放包容、敢于创新、勇闯天下的城市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赶超跨越、争先进位,奋力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